校园新闻
学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纪实
发布日期:2025-08-24 来源:学生工作部(团委)/学生处

为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,7-8月,学院以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为主题,围绕理论普及宣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传承中华文脉、助力科技创新、促进乡村振兴、倡导绿色发展、服务社会治理等主题,组建16支实践团队,234名师生分赴成都、德阳、绵阳、泸州、眉山、达州、阿坝州等地,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。

守护健康惠民生 彰显医者仁心本色

学院发挥卫生健康专业优势,精准对接基层健康需求。护理系实践团队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开展健康宣讲、急救培训、义诊及中医保健服务,创新培育“银龄健康大使”,探索“赋能乡邻、互助养老”模式。药学系在多地开设健康讲堂,讲解用药等知识,提供健康检测服务。医疗技术系在眉山崇礼镇文化广场设立服务点,为群众科普日常防晒、血压测量、慢性病防护、视力健康及急救知识,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。康复技术系在崇州、达州渡口镇、南充营山县等地,开展艾灸、推拿、耳穴压豆、八段锦教学、耳部保健指导、AI听力管家演示等中医康复特色服务,推广“治未病”理念,累计服务群众超1800人次。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健康,践行医者誓言,助力健康四川、健康中国建设。 

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健康知识宣讲、急救培训、中医保健服务等

赓续血脉传薪火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

各实践团队以红色传承强化思想引领。护理系通过参观黄继光纪念馆、拜访“中国好人” 老村医,向儿童宣讲抗战故事。药学系队伍赴烈士陵园祭奠、参观英烈纪念馆、开展红色研学与主题宣讲。康复技术系队伍深入红军遗址,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。学子们筑牢理想信念,立志传承红色基因。

实践团队参观烈士陵园、红军遗址、纪念馆,开展主题宣讲

深入乡村促振兴 贡献青春智慧力量

实践队以服务乡村振兴为重要使命。护理系队伍在德阳孝泉镇开展德孝文化相关活动,融合专业与传统文化。药学系开展“推普助振兴”等活动及中医药文化体验,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。医疗技术系赴企业参观,深化校企合作。康复技术系队伍调研非遗竹编传承情况,掌握群众需求。学子们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结合,展现青春作为。 

实践团队深入企业学习、调研非遗产业、体验传统文化、开展文化赋能活动

守护文脉增自信 传承创新非遗瑰宝

各实践团队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。护理系队伍体验扎染技艺、探秘非遗挂面制作。药学系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与体验活动。医疗技术系到三苏祠感受文化底蕴。康复技术系队伍深入非遗基地学习竹编技艺、了解民族康复文化。团队成员由此增强文化认同与自豪,坚定传承责任。

实践团队学习体验竹编、扎染、挂面等非遗技艺,传播中医药文化

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是学院深化实践育人、服务青年成长的生动实践,得到了四川职教发布、中青校园等媒体报道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统筹校内外育人资源,持续完善“专业赋能+长效服务+思政育人”机制,推动“三下乡”向“常下乡”“常在乡”深化,引导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向下扎根、向上生长,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。

(文:李豇乐)